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0431-84523200

健康福祉学院

新闻公告
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公告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
健康福祉学院|“福祉育心·知行共暖”第二辑: 吉大二院康复场:承福祉之思,续人文临床新篇

发布日期:2025-09-03 15:20

在吉大二院康复医学中心,有一群特殊的“见习守护者”---他们来自长春人文学院健康福祉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子们,怀揣“细节处见关怀”的福祉理念,踏入临床实践一线,正完成从“认知福祉”到“实践福祉”的蜕变。最初的一至三个月“启行”关键阶段,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康复医学里珍贵的人文关怀。

一、细节之间,实践之初

“帮行动不便的患者推轮椅”,这个简单动作,是不少实习生践行福祉理念的首个触点,无需复杂医学知识,却要敏锐的观察力与主动上前的勇气。

在实习场地的康复区域,类似的细微举动随处可见:有学生俯身调整患者蹬车时的体位,细致到把控脚尖与膝盖的角度;有学生在治疗前耐心和家属核对病历,轻声讲解后续治疗项目;还有学生俯在床边,为患者做肩关节被动活动,每个动作都谨慎且满含尊重。

这些平凡却不普通的场景,是学子们将课堂福祉理念转化为临床实践的真实写照。正如他们所悟:“福祉并非抽象概念,它存在于每一个细心对待患者的瞬间。”



二、手法之上,心法之内

康复治疗,既需精湛技术,更要蕴含“心法”。为重症患者做PROM肩关节被动活动时,学子们的手法必须轻柔精准;进行刮筋膜刀、红光治疗、生物电反馈疗法等操作时,规范操作与人文关怀缺一不可。

学习拔罐、夹取电针、开展吞咽训练等技能的过程中,学子们要深度觉察患者的身体与心理状态。一位实习生感慨:“我们不仅要学‘怎么做’康复治疗,更要明白‘为何做’,要从患者的需求出发。”

天轨训练时的防护陪伴、核心训练中的鼓励引导、日常生活训练里的耐心守候,这些实践让学子们愈发坚定:康复的本质是帮助患者重拾尊严,而福祉正是这一过程的灵魂。

三、格知之行,善见之微
     
从知晓“要关怀患者”到掌握“如何关怀患者”,学子们历经无数次实践与反思。为患者放松腰部竖脊肌时,指尖触到的不仅是紧绷的肌肉,还有患者长期积累的焦虑与期待;辅助患者进行勾球训练时,手中传递的不只是力量,更是信任与支持。

“曾经以为福祉是宏大的理论,如今才发现它藏在一个个细节中:一句清晰的治疗解释、一次准确的体位摆放,甚至治疗结束时的一句‘谢谢’。”三个月启行期结束,学子们虽依旧年轻,却已褪去青涩。他们的操作愈发熟练,关怀也更加自然——规范化的蹬车固定、精准的筋膜刀操作、沉稳的经颅磁治疗等,都成了他们践行福祉的日常。

在吉大二院实习场,福祉不再是抽象的名词,而是实实在在的动词;不再是单纯的认知,而是流淌在学子指尖的温柔。他们或许尚未成为康复领域的佼佼者,但已然是合格的“福祉践行者”——因为真正的关怀,从来都始于细微之处,成于实际行动之中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供稿人:李双菲 王波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初审一校:安禾羽彤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复审二校:王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终审三校:高扬



电话:0431-84523200

网址:http://health.ccrw.edu.cn

版权所有©长春人文学院

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   

吉ICP备11002363号-6